beat365

    • 学科平台
      • 研究基地
      • 学会研究会
      • 培训中心与基地
    • 校友工作
      • 校友风采
      • 校友活动
      • 七十周年校庆
    • 社会服务
      • 社会服务
    • 团学工作
      • 规章制度
      • 资助评优
      • 校园文化
      • 社会实践
      • 志愿服务
      • 就业创业
      • 学生组织
      • 宣传平台
      • 权益平台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辅修教育
    • 科学研究
      • 论文著作
      • 科研立项
      • 成果获奖
    • 师资力量
      • 社会学系
      •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
      • 行政管理系
      • 思想政治教育系
      • 国际政治系
      • 法学系
    • 党建工作
      • 组织建设
      • 支部生活
      • 党员风采
      • 学习园地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组织机构
      • 政法影音
    • beat365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辅修教育
当前位置: beat365 > 人才培养 > 正文

【行政管理】《西方行政学说史》教学大纲

来源:beat365 作者: 发布日期:2016-05-27 访问次数: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

《西方行政学说史》教学大纲

History of Western Administrative Theory

课程编码:23A03031 学分:2.0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计划学时:32 其中讲课:32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行政管理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推荐教材:

1、谭功荣著:《西方公共行政学思想与流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丁煌著:《西方行政学理论概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参考书目:

1、唐兴霖主编:《公共行政学:历史与思想》,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

2、竺乾威等:《西方行政学说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3、彭和平、竹立家等编译:《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

4、竺乾威、马国泉编:《公共行政学经典文选(英文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西方行政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是行政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真正进入行政管理科学大门的专业性基础课程。通过对西方行政学产生和发展历史的回顾和考察,能使学生更深一层地了解行政管理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从更广泛的纵横层面把握行政管理制度和方法的发展进程及其原因,并从行政理论的变革和历史作用中得到启示,为学生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西方行政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系统了解各个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行政学说,更深一层地了解行政管理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并从行政理论的变革和历史作用中得到启示,加深对行政活动规律的认识,把握西方行政学的发展趋势。

课程的基本要求

理解并掌握西方行政学各个发展时期的主要行政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行政学说,把握西方行政史的整体概貌。同时,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鉴西方行政学的学术理论,为我国政府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效率提供有益的建议。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 导论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公共行政学创立的时代背景以及一百多年来的发展轨迹。从多种公共行政学发展阶段的划分中寻找行政学发展的时代脉搏及其内在的逻辑体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历史悠久的行政实践与思想,西方行政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程

[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历史悠久的行政实践与思想

一、行政管理实践

二、西方古代行政管理思想

第二节 西方行政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社会背景

二、理论背景

第三节 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程

一、公共行政学阶段

二、公共管理学阶段

第二章 公共行政学的提出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887年,威尔逊《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标志现代公共行政学创立,主要关注威尔逊和古德洛的行政二分法理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 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理论,行政的本质与功能

[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

一、威尔逊生平及主要代表作

二、行政学的本质

三、威尔逊行政学理论评价

第二节 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

一、古德诺生平及主要代表作

二、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理论

三、古德诺行政学思想评价

第三章 官僚制理论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掌握和理解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官僚制危机以及如何应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韦伯官僚制理论

[授 课 方 法]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韦伯生平与著述

一、韦伯的生平

二、韦伯的著述

第二节官僚制理论

一、官僚制理论内涵

二、官僚制理论优点

三、官僚制理论缺陷

第三节 官僚制理论评价

一、官僚制理论的正面意义

二、官僚制理论的负面影响

三、官僚制理论对我国的启示价值

第四章 科学管理理论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充分认识和理解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贡献。理解和掌握行政原则理论以及它在传统行政学思想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这些原则后来受到批判的原因。本章内容简单串讲,不作重点掌握。

[教学重点与难点]泰勒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一般管理原则,古立克一体化行政管理思想,厄威克系统化行政管理思想,福莱特动态行政管理思想

[授 课 方 法]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一、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涵

二、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

第二节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一、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内涵

二、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优缺点

第三节 古利克的一体化行政思想

一、古利克一体化行政思想内涵

二、古利克组织管理思想

第四节 厄威克的系统化行政管理原则

一、系统化行政管理原则的内容

二、理论存在的不足

第五节 福莱特的动态行政管理理论

一、群体原则

二、权力与权威

三、理论评价

第五章 行政决策理论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和掌握西蒙行为主义行政学的主要内容,尤其是他的行政决策理论;掌握渐进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启示。

[教学重点与难点] 西蒙的行政学决策理论,林德布罗姆的渐进决策理论

[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西蒙的行为主义行政学说

一、西蒙生平及著作

二、西蒙的决策理论

三、西蒙决策理论的评价

第二节 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

一、渐进决策理论的内涵

二、渐进决策理论的优缺点

第六章 行政生态学理论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认识和掌握行政生态学的基本内容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当前我国所面临的生态环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里格斯行政生态学三种模型、五种要素以及行政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授 课 方 法]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里格斯的生平与著述

一、里格斯的生平

二、里格斯的著述

第二节 里格斯行政生态学思想

一、三种行政生态模式

二、影响行政的五种要素

三、各种生态模式的具体分析

第三节里格斯行政生态学思想评价

一、积极影响

二、理论存在的缺陷

第七章 新公共行政学理论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认识和掌握新公共行政学的主要思想和内涵。把握新公共行政学在行政学思想史中的地位。

[教学重点与难点] 新公共行政学理论主要观点

[授 课 方 法]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新公共行政学产生的背景、主题、基本内容

一、新公共行政学产生的背景

二、新公共行政学的主题

三、新公共行政学基本内容

第二节弗雷德里克森的“新公共行政学”思想

一、弗雷德里克森的“新公共行政学”思想主要内容

二、弗雷德里克森的“新公共行政学”思想的评价

第八章 公共选择理论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和掌握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分析“政府失败”的根源及启示。

[教学重点与难点]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失败论的原因及矫正

[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

一、布坎南的生平与著述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政府失败论

第二节公共选择理论的评价与启示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评价

二、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第九章 新公共管理理论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和掌握新公共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理论基础、基本原则、主要观点,认识企业家政府理论的精神实质,运用企业家政府理论指导我国行政改革,提高行政效率。

[教学重点与难点]新公共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理论基础、基本原则、主要观点,企业家政府理论的背景、实质以及十大原则,后官僚制范式的基本共识

[授 课 方 法]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授 课 内 容]

  1.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代表学派

    一、重塑政府理论学派

    二、后官僚制理论学派

    第二节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新公共管理的原则

    第三节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评述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实践价值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理论意义

    第十章 治理理论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和掌握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全面掌握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全球治理的问题与对策、治理与统治的区别与联系,分析治理理论对行政体制改革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治理概念,治理特征,治理与统治区别,全球治理,社会治理网络结构

    [授 课 方 法]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授 课 内 容]

  1. 治理的兴起

    一、治理概念的兴起

    二、治理概念的多元视角界定

    第二节 治理内涵与特征

    一、治理的内涵

    二、治理与统治区别

    第三节 全球治理

    一、全球治理的界定

    二、全球治理的五要素

    第四节 多中心治理

    一、社会治理网络结构的变迁

    二、多中心治理的要素与特征

    三、多中心网络治理结构对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影响

    第十一章 新公共服务理论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和掌握新公共服务理论兴起的背景及主要内容,分析总结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新公共服务理论兴起背景,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观点,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区别与联系

    [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新公共服务理论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兴起背景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理论渊源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观点

    第二节 新公共服务理论评述

    一、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区别与联系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述评

    第十二章 当代世界行政改革实践分析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行政改革成为当今世界潮流,不可逆转。本部分主要是总结和归纳并了解当今世界行政学发展的趋势,以及在最新理论指导下的世界主要国家行政改革与创新的实践。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掌握行政学发展的最新态势,并了解当前西方发达国家行政改革运动的实践,总结改革开放后我国行政改革与创新的实践,从对比中理解和把握当前我国行政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西方行政学发展的趋势,西方行政改革运动的理论与实践,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与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授 课 方 法]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当代西方发达国家行政改革理论与实践

    一、当代西方发达国家行政改革理论

    二、当代西方发达国家行政改革实践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我国行政改革理论与实践

    一、改革开放后我国行政改革理论拓展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行政改革实践创新

    撰稿人:宁有才 审核人: 高海虹

上一:【法学】《专业实习与学年论文》教学大纲


下一: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请点击课程名称获取 2014版)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版权所有: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

鲁ICP备05001960号 Copyright©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