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 学科平台
      • 研究基地
      • 学会研究会
      • 培训中心与基地
    • 校友工作
      • 校友风采
      • 校友活动
      • 七十周年校庆
    • 社会服务
      • 社会服务
    • 团学工作
      • 规章制度
      • 资助评优
      • 校园文化
      • 社会实践
      • 志愿服务
      • 就业创业
      • 学生组织
      • 宣传平台
      • 权益平台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辅修教育
    • 科学研究
      • 论文著作
      • 科研立项
      • 成果获奖
    • 师资力量
      • 社会学系
      •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
      • 行政管理系
      • 思想政治教育系
      • 国际政治系
      • 法学系
    • 党建工作
      • 组织建设
      • 支部生活
      • 党员风采
      • 学习园地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组织机构
      • 政法影音
    • beat365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辅修教育
当前位置: beat365 > 人才培养 > 正文

【思想政治教育】《西方哲学史》教学大纲

来源:beat365 作者: 发布日期:2016-05-27 访问次数: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

《西方哲学史》教学大纲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课程编码:23A02011 学分:3.0 课程类别: 专业任选课

计划学时:48 其中讲课: 48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推荐教材:

赵敦华著,《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参考书目:

1.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冒从虎等编著,《欧洲哲学通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

3.苗力田等编著,《西方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0年

4.黑格尔著,《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1976年

5.罗素著,《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76年

6.威廉·魏施德著,《通向哲学的后楼梯》,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7.胡军著,《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8.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说明:中西哲学相互参照,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学习哲学史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式,也是启迪批判性思维的实验过程。本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哲学史上的一些最重要的观点,引导学生对许多熟知却并未深知的问题进行重新审视,使他们享受到思考的乐趣。本课程授课旨在在引导学生尊重和学习前人思想遗产的基础上,培养其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勇于批判之精神,形成创造性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够打破和排除某些僵化的思维定势和固有成见,学会正确的、深入的思考,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紧紧跟随教师的讲授思路,理解和体会哲学家们怎样提出那些重大哲学问题又是如何进行推理论证并最终得出逻辑结论的,学会正确而有效地进行思考而非漫无目的地遐想。在授课过程中穿插课堂讨论,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发言,学生的发言不求“唯一正确”的答案,而是鼓励各抒己见、大胆诚实地表达真实想法,同时教师给予分析和评价。不同观点的交锋会使真理越辩越明,从而使得课堂教学过程成为追求真理和智慧的自由学术讨论过程。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 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掌握希腊哲学思辨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希腊哲学的非宗教精神

一、神话世界观

二、希腊哲学的背景和环境

三、自然哲学的基本观念

第二节 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

一、诧异与思辨

二、希腊哲学思辨的特点

第二章 早期自然哲学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早期自然哲学家们的思想,掌握其基本观点和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爱利亚派的“是者”观点和原子论思想。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伊奥尼亚派

一、水本原说

二、无定说

三、气本原说

四、火本原说

第二节 毕达哥拉斯派

一、灵魂观

二、数本原说

第三节 爱利亚派

一、理神论

二、是者

第四节 原子论

一、原子和虚空

二、自然哲学小结

第三章 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智者运动的过程,掌握苏格拉底哲学观点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智者运动概述

一、何谓智者

二、自然说和约定说之争

第二节 苏格拉底

一、认识你自己

二、德性就是知识

第四章 柏拉图哲学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柏拉图的主要生平和著作,掌握其理念论的基本观点,分析柏拉图

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念论。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

一、作品概要

二、柏拉图和苏格拉底

第二节 两个领域的区分

一、分离学说的论证

二、太阳的比喻

三、洞穴的比喻

第三节 理念论

一、何谓理念

二、分有和模仿

三、通种论

四、两分法

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主要内容,理解亚里士多德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

的地位。

[教学重点与难点] 形而上学。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

第二节 物理学

一、三本原说

二、四因说

三、目的论

第二节 形而上学

一、形而上学的对象

二、“是者”的实体意义

三、第一实体

第六章 晚期希腊哲学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晚期希腊哲学家们的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其过渡性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伊壁鸠鲁快乐主义和皮罗主义。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伊壁鸠鲁派

一、原子论的自然观

二、快乐主义

第二节 怀疑派

一、皮罗主义

第七章 基督教哲学的诞生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基督教哲学诞生的原因,掌握奥古斯丁哲学的主要观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奥古斯丁上帝存在的证明。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教父哲学的基本倾向

一、理性辩护主义

二、信仰主义

第二节 奥古斯丁

一、上帝存在的知识论证明

二、神正论

第八章 早期经院哲学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早期经院哲学的诞生,掌握唯名论和实在论论争的主要观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唯名论和实在论之争。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安瑟尔谟

一、信仰寻求理性

二、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第二节 阿伯拉尔

一、辩证神学

第三节 唯名论和实在论的争论

一、阿伯拉尔对实在论和极端唯名论的批判

第九章 经院哲学的亚里士多德主义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13世纪经院哲学的概况,掌握托马斯主义的主要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托马斯主义。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13世纪经院哲学概况

一、亚里士多德主义的传播

第二节 托马斯主义

一、上帝存在的证明

二、存在与本质的区分

三、实体学说

四、托马斯的影响

第十章 英国的经院哲学家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英国经院哲学的形成,掌握罗吉尔·培根、司各脱主义、奥康主义的主要思想观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奥康主义。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罗吉尔·培根

一、实验科学

第二节 司各脱主义

一、形而上学与神学的区分

二、意志主义

第三节 奥康主义

一、指称与指代

二、奥康的剃刀

三、唯名论的后果

第十一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文艺复兴形成的原因和背景,理解文艺复兴思想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文艺复兴哲学思想对欧洲近代思想形成的作用。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人的发现

一、人的尊严

二、人的才能

三、人的自由

第二节 自然的发现

一、和谐的自然

二、能动的自然

三、经验的自然

第十二章 近代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精神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近代自然科学与理性主义哲学的兴起,掌握培根和霍布斯哲学思想

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培根的“四假相”说。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近代自然科学与理性主义的哲学

一、近代自然科学的哲学精神

二、近代哲学的科学精神

第二节 培根

一、“四假相”说

二、科学的归纳法

第三节 霍布斯

一、机械论哲学

二、社会契约论

第十三章 笛卡尔的唯理论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笛卡尔对方法论的反思,掌握笛卡尔第一哲学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我思故我在。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方法论的反思

一、普遍数学

二、方法论的规则

第二节 第一哲学的沉思

一、普遍怀疑

二、我思故我在

三、心物二元论

四、笛卡尔主义

第十四章 唯理论的发展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唯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掌握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哲学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实体、属性和样式概念,单子论。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斯宾诺莎

一、实体的概念

二、属性和样式

三、身心平行论

第二节 莱布尼茨

一、单子论

二、神正论

第十五章 英国经验论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英国经验论形成的过程,掌握洛克、贝克莱和休谟的经验论哲学的观

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存在就是被感知。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洛克

一、批判天赋观念论

二、白板说和双重经验说

三、第一性质和第二性的质

四、知识的分类

第二节 贝克莱

一、存在就是被感知

二、精神实体的存在

第三节 休谟

一、对实体存在的怀疑

二、温和怀疑论

第十六章 法国启蒙哲学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法国启蒙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掌握卢梭和百科全书派哲学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启蒙运动。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启蒙主义者

一、什么是启蒙运动

二、孟德斯鸠法的精神

第二节 卢梭

一、自由

二、平等

第三节 百科全书派

一、拉美特利的“人是机器”

二、爱尔维修的功利主义

第十七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德国古典哲学的一般特征,掌握康德批判哲学的主要观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先天综合判断、人为自然界立法。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康德理论哲学概述

一、哥白尼式革命

二、什么是先天综合判断

第二节 先验感性论

一、感性直观

二、时间和空间

第三节 先验知性论

一、先验范畴的形而上学演绎

二、人为自然立法

第四节 先验理性论

一、先验理念

二、理性宇宙论的二律背反

第五节 实践哲学

一、自由的概念

二、善良意志

三、绝对命令

第十八章 绝对唯心论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费希特知识学和谢林绝对唯心论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谢林的绝对唯心论思想。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十九章 黑格尔哲学体系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特点,掌握黑格尔哲学的基本观点。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特点

一、否定辩证法

二、辩证法、历史和认识论的统一

第二节 精神现象学

一、意识

二、理性

三、精神

第三节 逻辑学体系

一、存在论

二、本质论

三、概念论

第四节 精神哲学

一、主观精神

二、客观精神

三、绝对精神

撰稿人:张梅 审核人:常桂祥

上一:【法学】《专业实习与学年论文》教学大纲


下一: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请点击课程名称获取 2014版)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版权所有: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

鲁ICP备05001960号 Copyright©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