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 学科平台
      • 研究基地
      • 学会研究会
      • 培训中心与基地
    • 校友工作
      • 校友风采
      • 校友活动
      • 七十周年校庆
    • 社会服务
      • 社会服务
    • 团学工作
      • 规章制度
      • 资助评优
      • 校园文化
      • 社会实践
      • 志愿服务
      • 就业创业
      • 学生组织
      • 宣传平台
      • 权益平台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辅修教育
    • 科学研究
      • 论文著作
      • 科研立项
      • 成果获奖
    • 师资力量
      • 社会学系
      •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
      • 行政管理系
      • 思想政治教育系
      • 国际政治系
      • 法学系
    • 党建工作
      • 组织建设
      • 支部生活
      • 党员风采
      • 学习园地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组织机构
      • 政法影音
    • beat365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辅修教育
当前位置: beat365 > 人才培养 > 正文

【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政治概论》教学大纲

来源:beat365 作者: 发布日期:2016-05-26 访问次数: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

《国际政治概论》教学大纲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

课程编码:23A02030 学分:3.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计划学时:48 其中讲课:48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

推荐教材:

王逸舟著:《国际政治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参考书目:

1.陈岳著:《国际政治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版

2.李少军著:《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版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介绍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特点、基础概念、基本理论,使同学们对国际政治这一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对国际政治的现实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目的、国际政治关系的历史与现状,理解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政治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认清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把握国际政治格局和新的国际政治秩序,为我们实事求是地认识问题,选择切实可行的战略、策略而努力,为学生学好其他专业课打下一个良好的知识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1.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熟悉国际政治学的专业理论,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方法,加强专业训练,培养专业思维,提高专业素养,并初步具备运用国际政治学的理论方法观察分析国际关系历史与现实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从而为国际政治和政治学专业其它专业课程和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2.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和学生课下阅读、思考,要求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分析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中的重大现实问题。

3.要求学生要关注国内外的时事政治,并能用所学理论分析之。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 导论:国际政治学的产生及其发展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讲述国际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分析国际政治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渊源,论述国际政治学作为一门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国际政治学产生的理论渊源。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国际政治与国际政治学

一、国际政治理论建设

二、国际政治理论与国际关系理论

三、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范畴

四、国际政治的基本内容及其学科特点

五、理论建设的主要困难和努力的方向

六、国际政治研究的实用方法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国际政治学

一、马克思主义研究国际政治的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际政治的主要理论观点

第二章 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理论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和评析国际政治学的不同理论流派及其基本理论观点。首先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对西方国际政治学形成以来不同时期的理论流派进行介绍和比较分析。其次,总结和归纳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政治思想。最后,对社会主义国家,包括前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的国际政治理论发展进行介绍和评述。

[教学重点与难点] 国际政治学的不同理论流派及其基本理论观点。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的主要流派

一、理想主义

二、现实主义

三、新现实主义

四、自由主义

五、建构主义

第二节 中国的国际政治学理论研究

一、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国际政治学理论内容

二、新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的建设

三、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的新发展

第三章 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对国际政治的系统和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对国际社会、世界体系和国际系统的形成及其特点进行比较;重点分析国际政治格局的类型和特征;对国际格局的发展演变及当前特点进行比较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 国际政治格局的类型和特征。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1. 国际体系及其特征

  1. 国际体系及其形成

  2. 国际体系的发展演变及原因

  3. 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

  1. 国际政治格局及其特征

  1. 国际政治格局及其类型

  2. 国际政治格局的一般特征

    第三节 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演进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国际政治格局

    二、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

    三、冷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及其特征

    四、未来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 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分析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基本类型和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国家行为主体的基本特征,以及国家主权和国家权力等;研究非国家行为主体的形成的历史条件、基本分类和行为特点;客观的评价个人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基本类型和基本特征。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1. 国际行为主体的一般特征

  1. 国际行为主体及其特征

  2. 国际行为主体的类型

  1. 国家行为主体及其特征

    一、国家作为国际行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二、国家主权及其发展

    三、国家实力与国家类型

    第三节 非国家行为主体及其特征

    一、非国家行为主体的形成

    二、非国家行为主体的基本类型

    三、非国家行为主体的行为特点

    第四节 个人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1. 个人是国家政治中的特殊行为者

  2. 个人对国家对外行为的影响

  3. 个人对国家间相互关系的制约

第五章国际政治的基本动力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探讨国际政治发展变化的一般动力和直接动因;重点分析国家利益的基本内涵及其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分析国家利益本身的多种两重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国家利益的基本内涵及其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国际政治的基本动力

  1. 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政治的根本推动力

  2. 国际社会的内在矛盾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3. 国际行为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国际政治发展的直接动力

  1. 国际政治中的权力与实力

    一、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关系

    二、国际政治的实力基础

    第三节 国际政治中的国家利益

    一、国家利益及其内涵

    二、国家利益的作用

    三、国家利益的特性

    第六章国际政治互动的基本形式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分析国际行为主体的对外行为和相互行为,分析对外行为的基本方式和基本特点;研究国际冲突的基本内涵和基本形式,分析国际冲突的根源及其解决的方式;研究国际合作的基本类型,分析国际合作的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 国际冲突的根源及其解决的方式。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1. 国际政治行为与国际政治互动

    一、国际行为及其产生

    二、国际行为的基本方式

    三、国际行为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国际冲突及其解决

    一、国际冲突的内涵、类型

    二、国际冲突的根源、解决

    第三节 国际合作及其保障

    一、国际合作的内涵、类型

    二、国际合作的障碍、保障

    第七章跨国政治与跨国组织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研究和分析跨国行为主体的跨国行为及由此形成的跨国政治和跨国关系;研究国际组织在当今国际政治中的行为特点和地位作用;分析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的行为主体后,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的重大影响和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国际组织在当今国际政治中的行为特点和地位作用。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1. 跨国政治与跨国行为

    一、跨国政治与国际政治

    二、跨国组织及其发展

    三、跨国行为及其特点

    第二节 国际组织与国际政治

    一、国际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二、国际组织的类型与特征

    三、国际组织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节 跨国公司及其政治行为

    一、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

    二、跨国公司的类型及其行为特点

    三、跨国公司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第八章 国际政治的外部环境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将国际政治关系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研究自然地理环境、世界经济因素与科学技术因素等相对独立于国际政治系统的外部因素视为国际政治的外部环境;并分别研究和分析这些外部环境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和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经济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1. 自然环境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1. 自然环境对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

  2. 自然环境对国家对外行为和政策的影响

  3. 自然环境对国家间相互关系的影响

  1. 经济因素与国际政治

    一、世界经济是国际政治的基础和前提

    二、经济实力是国际政治力量构成的核心

    三、经济因素在国家对外政策中的地位与作用

    四、经济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第三节 科技革命与国际政治

    一、科技革的发展及其内容

    二、科技因素对国家实力地位和对外行为的影响

    三、科技因素构成当今国际关系的新内容

    第九章 国际政治的制约因素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重点分析在国际政治体系内部除纯粹权力关系以外的各种制约因素。重点分析军事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和作用;研究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和作用;探讨国际政治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国际政治传统范畴的影响和制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军事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和作用。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1. 军事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军事因素的构成及其与国际政治的相互关系

    二、军事因素在国家对外决策中的作用

    三、军事因素对国家间相互关系的影响

    第二节 国际法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国际法的基本特征

    二、国际法准则的基本内容

    三、国际法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第三节 文化因素和国际政治

    一、文化因素日益参与国际政治

    二、宗教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三、意识形态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撰稿人:李霞 审核人:李慧明

上一:【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政治制度》教学大纲


下一:国际政治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请点击课程名称获取 2014版)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版权所有: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

鲁ICP备05001960号 Copyright©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