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 学科平台
      • 研究基地
      • 学会研究会
      • 培训中心与基地
    • 校友工作
      • 校友风采
      • 校友活动
      • 七十周年校庆
    • 社会服务
      • 社会服务
    • 团学工作
      • 规章制度
      • 资助评优
      • 校园文化
      • 社会实践
      • 志愿服务
      • 就业创业
      • 学生组织
      • 宣传平台
      • 权益平台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辅修教育
    • 科学研究
      • 论文著作
      • 科研立项
      • 成果获奖
    • 师资力量
      • 社会学系
      •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
      • 行政管理系
      • 思想政治教育系
      • 国际政治系
      • 法学系
    • 党建工作
      • 组织建设
      • 支部生活
      • 党员风采
      • 学习园地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组织机构
      • 政法影音
    • beat365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辅修教育
当前位置: beat365 > 人才培养 > 正文

【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

来源:beat365 作者: 发布日期:2016-05-26 访问次数: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

《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

Science of the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课程编码:23A03040 学分:4.0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计划学时: 64 其中讲课:64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政治学类

推荐教材:

1.王锐兰:行政管理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

2.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3.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

参考书目:

1.[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2.[美]埃利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3.[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4.[美]戴维·H·罗森布罗姆、罗伯特·S·克拉夫丘克著:《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5.[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毛寿龙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6.[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市政协编译组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行政管理的一般理论、行政管理的主体、行政管理的过程和行政管理的目的等内容,进一步提高行政学理论素养和基本管理技能,培养学生一定的基本从业素质,并进而为学生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和进入研究生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熟悉行政管理学的发展演变,掌握行政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进而能够形成用行政学的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了解行政学发展演变过程中代表人物的思想及其著作;使学生掌握行政管理学的主要知识体系、基本理论与基本管理方法。

2、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和学生课下阅读、思考,使学生在掌握行政管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对现实中的一些问题能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

3、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运用行政管理的方法和基本理论,独立地分析政府管理社会具体事务的利弊得失,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 绪论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行政管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掌握其发展演变情况。

[教学重点与难点] 新公共行政学的主要理论观点;行政管理的主体与客体。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行政管理学概述

一、行政与行政学的概念

二、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行政管理学的演进

一、西方国家公共行政学产生的原因

二、行政学产生的理论渊源

三、公共行政学的创始人威尔逊

四、西方国家公共行政学的阶段

第三节 国家行政管理的主体和客体

一、国家公共行政管理的主体

二、国家公共行政管理的客体

第二章 行政环境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行政环境的含义、特点、宏观行政环境的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相互关系

[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行政环境概述

一、行政环境含义

二、行政环境的特征

三、行政环境理论的发展

四、行政环境的划分

五、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关系

第二节 宏观行政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一、政治环境

二、经济环境

三、文化环境

四、社会环境(狭义)

五、自然环境

六、国际环境

第三章 行政职能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行政职能的含义、特征及其基本构成;了解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演变及趋势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

[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行政职能概述

一、行政职能的概念、特点、作用

二、国内外有关政府职能的研究

三、行政职能的内容

第二节 行政职能转变

一、行政职能转变的含义

二、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必要性

三、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

第四章 行政权力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行政权力的含义与特点、行政权力的来源;理解行政权力分配的方式、原则及途径

[教学重点与难点] 行政权力分配的方式、原则及途径

[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行政权力的概念

一、行政权力的涵义

二、关于行政权力的各种学说

三、行政权力的特征

第二节 行政权力的分配

一、行政权力的分配方式、分配原则

二、行政权力的分配途径

三、行政授权的涵义、行政授权方式

第三节 行政权力的行使

一、行政权力行使的程度

二、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的负效应及其克服

第五章 行政组织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行政组织的含义、特点、行政组织建设的主要原则;了解组织理论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行政组织的结构、组织体制

[授 课 方 法]课堂讲授法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行政组织概述

一、行政组织的概念

二、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

三、行政组织的特点

四、行政组织(政府机构)的类型

五、行政组织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行政组织的结构与体制

一、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纵向结构

二、行政组织体制

第三节 我国的行政组织

一、我国行政组织的层级划分

二、我国行政组织机构的特点

三、我国政府机构存在的问题

四、行政组织建设的主要原则

第六章行政领导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行政领导的含义、功能及权力的来源;理解行政领导的职、责、权及素质结构

[教学重点与难点] 行政领导的方法、行政领导的群体结构。

[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行政领导概述

一、行政领导的含义、特点

二、行政领导的权力来源

三、行政领导的功能

第二节 行政领导的方式和类型

一、行政领导的方式

二、行政领导的类型

第三节 行政领导者和行政领导群体

一、行政领导者的含义与特点

二、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

三、行政领导者的群体结构与意义

四、行政领导者群体结构的合理形式

第四节 行政领导的方法与艺术

一、行政领导的方法

二、行政领导的艺术

第七章 人事行政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人事行政的概念、功能、基本原则及现代人事行政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与难点] 西方公务员制度和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现代人事行政的基本机制

[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人事行政概述

一、人事行政的概念

二、人事行政的管理机构

三、人事行政管理机构的类型

四、现代人事行政发展的主要趋势及特征

第二节 现代人事行政的分类管理

一、品位分类

二、职位分类

第三节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的概念

二、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我国公务员制度

一、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形成

二、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征

三、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五节 现代人事行政的更新机制:考任、退休与培训

一、考任制的基本原则

二、公务员培训的类型、特点

三、公务员退休的条件与方式

第六节 现代人事行政的激励——保健机制

一、考核制

二、奖励和晋升制

三、工资和福利制

第八章行政决策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程序与模式、现代行政决策发展的趋势。

[教学重点与难点] 行政决策的程序与模式、行政决策体制。

[授 课 方 法]课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行政决策概述

一、行政决策的含义、特征

二、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行政决策理论研究的发展

四、行政决策的种类划分

第二节 行政决策的程序与模式

一、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

二、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

三、行政决策的模式

第三节 行政决策体制

一、行政决策体制的涵义、演变、构成

二、现代行政决策发展的趋势

第九章行政执行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行政执行的步骤与环节、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行政执行的手段和行政技术方法

[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行政执行概述

一、行政执行的概念、特点、地位和作用

二、步骤与环节

三、影响行政执行的因素

第二节 行政执行的手段

一、行政手段

二、经济手段

三、法律手段

四、思想教育手段

第三节 行政技术方法

一、行政技术方法的含义和特点

二、常见的行政技术方法

第十章行政监督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行政监督的含义、内容、作用;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外部监督。

[教学重点与难点] 行政监督的内容、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外部监督。

[授 课 方 法]课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行政监督概述

一、行政监督的含义、分类、理论基础

二、我国现阶段行政监督的内容

三、我国加强行政监督的意义

第二节 行政机关内部监督

一、层级监督(一般监督)

二、行政监察监督和审计监督(专门监督)

第三节 行政机关外部监督

一、政党的监督

二、立法监督

三、司法监督

四、群众团体的民主监督

五、人民群众的监督

六、社会舆论监督

第十一章行政效率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行政效率的含义、特点和意义;掌握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影响因素、提高途径。

[教学重点与难点]影响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及提高行政效率的基本途径。

[授 课 方 法]课堂讲授法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

一、行政效率的涵义、特点、类型

二、测量行政效率的必要性

三、行政效率的测量标准、方法

第二节 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一、影响行政效率主要因素

二、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第三节政府绩效评估

一、政府绩效

二、政府绩效评估指标

三、政府绩效评估的历史

四、发达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趋势

第十二章行政改革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行政改革的含义、动因、内容、原则与程序;掌握西方国家和我国行政改革情况。

[教学重点与难点]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基本趋势。

[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法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行政改革概述

一、行政改革的必然性

二、行政改革的内容、方式

三、行政改革的原则和程序

第二节 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

一、国外行政改革的主要理论

二、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基本趋势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

一、我国行政改革取得的成就

二、我国行政改革存在的问题

三、今后我国行政改革的任务与方向

撰稿人:刘秀华 胡艳蕾 审核人:高海虹

上一:【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政治制度》教学大纲


下一:国际政治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请点击课程名称获取 2014版)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版权所有: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

鲁ICP备05001960号 Copyright©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