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 学科平台
      • 研究基地
      • 学会研究会
      • 培训中心与基地
    • 校友工作
      • 校友风采
      • 校友活动
      • 七十周年校庆
    • 社会服务
      • 社会服务
    • 团学工作
      • 规章制度
      • 资助评优
      • 校园文化
      • 社会实践
      • 志愿服务
      • 就业创业
      • 学生组织
      • 宣传平台
      • 权益平台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辅修教育
    • 科学研究
      • 论文著作
      • 科研立项
      • 成果获奖
    • 师资力量
      • 社会学系
      •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
      • 行政管理系
      • 思想政治教育系
      • 国际政治系
      • 法学系
    • 党建工作
      • 组织建设
      • 支部生活
      • 党员风采
      • 学习园地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组织机构
      • 政法影音
    • beat365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辅修教育
当前位置: beat365 > 人才培养 > 正文

【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

来源:beat365 作者: 发布日期:2016-05-26 访问次数: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大纲

Principl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课程编码: 23A02061 学分:3.0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计划学时:48 其中讲课: 48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推荐教材: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参考书目:

1.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探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王树荫、王炎:《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史纲》,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提高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学会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观点去分析思想政治领域里的各种矛盾、现象和现实问题,从而提高考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其思想政治素质,并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工作的基本方法。

本课程要完成教材所规定的所有内容,并就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展开三到五次的讨论和课堂展示。要补充相关教学资料,并要求学生认真研读。

课程的基本要求

为达到上述教学目的,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在课前预习相关资料,在课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和课堂展示活动,按要求完成课程论文和阅读任务,并在期末完成指定的期末论文;课程考核既有知识考核也有能力考核。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 绪论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理论体系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基本概念和范畴;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概念分析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学科建设进程;

二、学科建设经验。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直接的理论依据;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直接的理论依据

一、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

二、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

三、关于政治与经济辨证关系的原理

四、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五、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六、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

七、关于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

八、关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

九、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十、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对相关学科的知识借鉴。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深刻理解并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在人和社会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所决定又为其服务的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中心环节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具体目的及其关系;理解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依据和意义;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的确立依据;明确并掌握完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及基本要求。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体系

二、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三、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意义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二、完成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理解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诸种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意义和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人的观念的影响;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方法。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述

一、环境及其对人的影响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宏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经济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二、政治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三、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四、大众传播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二、学校环境的影响

三、社会组织(工作)环境的影响

四、社区环境的影响

五、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一、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

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思想品德结构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及规律;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阶段、环节和特点;能联系实际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和规律进行分析和阐述。

[教学重点与难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内涵及实例。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规律

一、思想品德及其结构

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

三、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及基本环节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概念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环节

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征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与规律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科学分析教育者的特征、职能和素质要求;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征和科学分析教育对象的方法,把握教育对象的重点对象——领导干部和青年的特征;正确认识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特征和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征。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者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征

二、科学分析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方法

三、领导干部和青年的特征。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一个由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构成的系统;深刻理解并从总体上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的内容,重点把握基本国情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理想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涵和外延;政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概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基本要素

二、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原则

第二节世界观教育

一、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第三节 政治观教育

一、基本国情教育

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三、爱国主义教育

四、形势政策教育

第四节人生观教育

一、理想教育

二、人生价值观教育

三、成才教育

四、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第五节法制观教育

一、社会主义民主教育

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三、遵守纪律教育

第六节道德观教育

一、职业道德教育

二、社会公德教育

三、恋爱婚姻家庭道德教育

四、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第九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确立依据和特点;深刻理解并重点掌握方向原则、求实原则、民主原则、层次原则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原则的含义和运用实力以及各个原则的关系。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概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确立的依据

二、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系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

一、方向原则

二、求实原则

三、民主原则

四、渗透原则

五、层次原则

六、激励原则

七、主体原则

八、示范原则

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艺术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的含义,掌握并能运用说理引导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实践锻炼法等实施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要领。

[教学重点与难点]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法的具体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含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

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要求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

一、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含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艺术

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含义,理解并掌握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大众传媒载体的内涵、依据、功能及其运用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思想政治教育各个载体的功能和具体运用要求,尤其是活动载体和大众传媒载体的运用要求。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概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含义

二、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

一、管理载体

二、文化载体

三、活动载体

四、大众传播载体

第十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含义、内容和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内容和过程。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含义和特征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

一、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形成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执行过程

三、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总结和反馈过程

附录: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脉络,尤其是了解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

2、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剥削阶级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国传统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批判

二、国外剥削阶级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批判借鉴

第二节 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

一、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创立

二、革命导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贡献

三、苏联、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借鉴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创立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熟

四、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挫折

五、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六、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

撰稿人:苏宝俊 审核人:常桂祥

上一:【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政治制度》教学大纲


下一:国际政治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请点击课程名称获取 2014版)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版权所有: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

鲁ICP备05001960号 Copyright©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