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 学科平台
      • 研究基地
      • 学会研究会
      • 培训中心与基地
    • 校友工作
      • 校友风采
      • 校友活动
      • 七十周年校庆
    • 社会服务
      • 社会服务
    • 团学工作
      • 规章制度
      • 资助评优
      • 校园文化
      • 社会实践
      • 志愿服务
      • 就业创业
      • 学生组织
      • 宣传平台
      • 权益平台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辅修教育
    • 科学研究
      • 论文著作
      • 科研立项
      • 成果获奖
    • 师资力量
      • 社会学系
      •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
      • 行政管理系
      • 思想政治教育系
      • 国际政治系
      • 法学系
    • 党建工作
      • 组织建设
      • 支部生活
      • 党员风采
      • 学习园地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组织机构
      • 政法影音
    • beat365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辅修教育
当前位置: beat365 > 人才培养 > 正文

【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教学大纲

来源:beat365 作者: 发布日期:2016-05-26 访问次数: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

伦理学

Ethics

课程编码: 23A02022 学分:3.0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计划学时:48 其中讲课:48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推荐教材:

章海山、罗蔚主编:《伦理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参考书目:

1.王海明:《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罗国杰、宋希仁编:《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3.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4.陈少峰:《中国伦理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5.(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6.《哲学研究》期刊,《伦理学研究》期刊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以给学生搭建一个宽厚扎实的伦理学知识平台为宗旨。使学生掌握较为完整的关于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以及中西伦理思想与伦理文化精神;提高和增强分析、判别、评价和选择善恶的能力;解决“心灵之愫、为人之道、处世之才”;形成较为全面的人文素质和德育能力;探寻适合当代社会生活的道德规范体系;更好地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本课程主要介绍人类文化发展系统中的伦理学知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伦理学有关理论、个人美德知识、社会伦理要求、应用伦理学有关领域等,希望为学生现在和未来的人生选择提供一种知识资源。

课程的基本要求

1、以道德观为基础,建构科学的伦理学体系。

2、以伦理学原理为基础,通过个人伦理与道德、社会伦理与应用伦理的学习,重新审视众多伦理规范与道德现象,使之具备科学的知识基础。

3、本门课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知识。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 伦理学概论 建议学时: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伦理学这门学科,要求学生们掌握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伦理学的研究目的与教学目的,伦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掌握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以及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授 课 方 法] 1、讲述法,通过详细整理过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伦理学这门课程的研究对象。2、课件展示,通过精美的图片课件,给同学们较为直观的知识感触。3、讨论法,让学生去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加强伦理学的研究与学习。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伦理学基本问题辨析

第二节 伦理学的研究目的

一、伦理学的研究目的

二、伦理学的教学目的

第三节 伦理学的研究任务

第四节 伦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

一、伦理学的研究原则

二、伦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伦理学思想史 建议学时: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们掌握伦理学的思想发展史,古今中外一些重要的伦理思想家们的代表性观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内容较多,知识信息量大,重点主要有孔子在中国伦理学思想史上的地位;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家对于人性善恶的思考;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西方传统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伦理思想的特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生与发展。难点是中国伦理思想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西方传统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伦理思想的特点比较等。

[授 课 方 法] 1、讲述法,通过详细整理过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伦理学的三大知识体系以及三大知识体系的构成和现当代发展。2、课件展示,通过精美的图片课件,给同学们较为直观的知识感触。3、讨论法,让学生去思考中国与西方伦理思想是如何向现代演变的?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中国伦理思想的发生发展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伦理思想

二、秦汉隋唐时期的伦理思想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伦理思想

四、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伦理思想

五、现当代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 西方伦理思想的发生与发展

一、西方古代伦理思想的发展

二、西方伦理思想的近代转型

三、西方伦理思想的现代发展

四、现当代西方伦理思想的特征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

第三章 道德观 建议学时:3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道德的概念以及道德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难点分析:道德的概念。关于道德的认识学术界观点很多,主要介绍道德的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说以及道德的自觉行为观。另外一个重难点就是关于道德的特点的认识。

[授 课 方 法] 1、讲述法,通过详细整理过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道德的概念、道德与伦理的区别与联系、道德的特点等知识。2、课件展示,通过精美的图片课件,给同学们较为直观的知识感触。3、讨论法,让学生去思考与讨论什么是道德。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道德观概论

一、论道德观

二、道德观的历史变迁

第二节 道德的自觉行为观

一、道德是涉及彼我利害关系的自觉行为

二、道德的特点

第四章 道德的构成要素 建议学时: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道德知识、道德意向、道德情感、道德智能、道德意志等相关知识。2.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对于新旧道德原则的鉴别与比较,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力。3.情感目标:通过对于从伦理学视角对于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公物等知识的分析,自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与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注重个人品格和修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分析:道德知识的构成尤其是道德规范与道德原则。 2.难点分析:四大道德原则的历史发展与比较。

[授 课 方 法] 1、讲述法,通过详细整理过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道德的五大构成要素。2、课件展示,通过精美的图片课件,给同学们较为直观的知识感触。3、讨论法,让学生去思考我们为什么要热爱祖国?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道德知识

一、道德规范

二、道德范畴

三、道德原则

第二节 道德意向

一、道德立场

二、道德需要

第三节 道德智能

一、道德感受-理解智能

二、道德评价智能

三、道德决策智能

四、道德行为智能

第四节 道德意志

一、坚持善德的意志

二、终止恶性的意志

三、抗拒诱惑的意志

第五章 道德价值 建议学时:3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中国人的道德取向类型、道德的个人价值与道德的社会价值。2.能力培养:通过对于道德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于道德的自觉,并自觉宣传道德,为社会道德水平提高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分析:中国人的道德取向类型、道德的个人价值与道德的社会价值 2.难点分析:本章的难点是关于价值论的认识。

[授 课 方 法] 1、讲述法,通过详细整理过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中国人的道德取向类型、道德的个人价值与道德的社会价值的知识。2、课件展示,通过精美的图片课件,给同学们较为直观的知识感触。3、讨论法,让学生去思考道德在现代社会中主要有哪些价值。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价值与道德价值

一、价值

二、价值取向及其类型

第二节 道德的个人价值

一、道德的人格价值

二、道德的人生价值

第三节 道德的社会价值

第六章 道德判断 建议学时:3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道德判断的概念道德选择与道德评价的标准。2.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独立进行道德选择与道德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分析:道德判断的概念道德选择与道德评价的标准。2.难点分析:道德选择与道德评价的标准。

[授 课 方 法] 1、讲述法,通过详细整理过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道德判断的概念道德选择与道德评价的标准等相关知识。2、课件展示,通过精美的图片课件,给同学们较为直观的知识感触。3、讨论法,让学生去思考道德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的关系。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道德判断概论

第二节 道德选择

一、道德选择个案分析

二、道德选择的原则

第三节 道德评价

一、道德评价的形式

二、道德评价的作用

三、道德评价的标准

第四节 道德判断的根据

第七章 道德品质 建议学时:3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品德与人格的概念,现代道德的要求以及一些基本道德范畴。2.能力培养:通过对于品德与人格的认识与学习,培养学生们的现代道德。

[教学重点与难点] 品德与人格的概念,现代道德的要求以及一些基本道德范畴。

[授 课 方 法]1、讲述法,通过详细整理过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品德与人格的概念,现代道德的要求以及一些基本道德范畴相关知识。2、课件展示,通过精美的图片课件,给同学们较为直观的知识感触。3、讨论法,让学生去思考品德与人格之间的相互关系。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品德

一、品德概念

二、品德规律

三、品德培养

第二节 人性善恶

一、爱与恨

二、善与恶

第三节 现代青年应当具备的品德

一、善待自己

二、善待他人

三、善待文化

四、善待财富

第四节 道德范畴

第八章 幸福 建议学时: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东西幸福观,幸福与家庭、事业友谊的关系。2.能力培养:通过对于幸福相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过幸福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分析:中西幸福观念是本章的重点。 2.难点分析幸福的规律与幸福实现途径。

[授 课 方 法] 1、讲述法,通过详细整理过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幸福相关知识体系。2、课件展示,通过精美的图片课件,给同学们较为直观的知识感触。3、讨论法,让学生去思考何谓幸福,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与避免不幸的生活。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历史时期的幸福观

一、中国历史上的几种幸福观

二、西方理性主义幸福观

三、西方经验主义幸福观

四、西方宗教幸福观

第二节 幸福是什么?

一、幸福与环境

二、追求真善美与陷身人类的幸福

三、幸福类型

四、幸福规律

第三节 幸福与人生

一、事业的成功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二、幸福与爱情、家庭

三、幸福与友谊

四、幸福与健康

第四节 幸福的实现

第五节 不幸

第九章 公正 建议学时: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公正概念内涵的变迁、公正的原则与类型、社会公正的根本问题。2.能力培养:通过公正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公正与正义精神。3.情感目标:通过对于公正的认知,对于促进社会公正达到观念上的自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分析:公正概念内涵的变迁、公正的原则与类型、社会公正的根本问题2.难点分析:公正知识中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系。

[授 课 方 法]1、讲述法,通过详细整理过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公正概念内涵的变迁、公正的原则与类型、社会公正的根本问题的相关知识。2、课件展示,通过精美的图片课件,给同学们较为直观的知识感触。3、讨论法,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如何实现社会公正。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西方公正概念变迁

第二节 权利和义务

第三节 社会公正的原则

一、贡献原则

二、品德才能原则

三、平等原则

第四节 当代中国的社会公正问题研究

第十章 平等 建议学时:3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1.知识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平等总原则、平等具体原则与平等的价值。2.情感目标: 通过对于平等知识的学习,实现学生们对于社会平等的追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平等总原则、平等具体原则与平等的价值。2.难点:机会平等的内容。

[授 课 方 法] 1、讲述法,通过详细整理过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关于平等的知识体系。2、课件展示,通过精美的图片课件,给同学们对平等较为直观的知识感触。3、讨论法,让学生去思考社会平等如何实现。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平等总原则

一、何谓平等

二、完全平等原则

三、比例平等原则

第二节 平等具体原则

一、政治平等原则

二、经济平等原则

三、机会平等原则

第三节 平等的价值

一、平等与公正

二、公平与效率

三、平等与效率

第十一章 自由 建议学时:3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自由的概念,自由人到社会的普遍原则与具体原则。2.能力培养:培养学生们对于自由人道社会原则的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自由人道社会的普遍原则与具体原则。2.难点:自由的价值。

[授 课 方 法]1、讲述法,通过详细整理过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自由的概念,自由的价值,自由人到社会的普遍原则与具体原则。2、课件展示,通过精美的图片课件,给同学们较为直观的知识感触。3、讨论法,让学生去思考如何实现自由人道社会的普遍与具体原则。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自由概念

第二节 自由的价值

一、自由的内在价值

二、自由的外在价值

第三节 自由-人道社会的普遍原则

一、自由的法治原则

二、自由的平等原则

三、自由的限度原则

第四节 自由-人道社会的具体原则

一、政治自由原则

二、思想自由原则

第十二章 生态伦理 建议学时:3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生态伦理的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2.情感目标:通过生态伦理知识的相关学习,达到一种维护生态环境的自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生态伦理的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2.难点: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思想。

[授 课 方 法]1、讲述法,通过详细整理过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生态伦理的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2、课件展示,通过精美的图片课件,给同学们较为直观的知识感触。3、讨论法,让学生去思考我们如何维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生态伦理的精神资源

一、中国古代的生态伦理思想

二、东方宗教与原始信仰中的生态伦理精神

三、西方生态伦理的精神先驱

四、基督教与生态伦理

五、生态女性主义

第二节 生态伦理的哲学基础

一、西方自然观念的变迁

二、人类中心主义

三、动物权力/福利论

四、生物中心主义

五、生态中心论

第三节 生态问题与发展道路的反思

一、全球环境问题

二、中国的环境问题

三、人类发展道路反思

第十三章 生命伦理 建议学时:3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要求:了解与掌握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以及关于生命伦理个领域的相关伦理争议。2.能力培养:在复杂的生命伦理争议中,培养学生们自我道德选择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与生命伦理个领域的相关伦理争议。

[授 课 方 法] 1、讲述法,通过详细整理过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与生命伦理个领域的相关伦理争议。2、课件展示,通过精美的图片课件,给同学们较为直观的知识感触。3、讨论法,让学生去思考我们对于安乐死应当采取一种怎样的态度以及我们为什么反对克隆人。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生命伦理概论

第二节 临床治疗中的伦理原则

第三节 生育控制与生殖技术的伦理

一、生育控制的主要形式及其伦理争议

二、人工生殖技术的发展及其伦理难题

第四节 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

一、器官移植及其发展

二、器官移植的伦理难题

三、器官移植的伦理原则

第五节 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伦理问题

第六节 临终与死亡的伦理问题

一、对死亡认识的发展

二、安乐死及其伦理争议

三、临终关怀及其伦理要求

第十四章 爱情伦理 建议学时:3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要求:了解与掌握性别与性别差异,恋爱、婚姻、家庭、性道德等相关知识。2.能力培养:通过爱情伦理的相关学习,培养学生们对于爱情伦理的认识,让爱情接受道德的约束,并在家庭生活中采取适合的道德行为。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分析:性别与性别差异,恋爱、婚姻、家庭、性道德等相关知识 2.难点分析:性别差异。

[授 课 方 法] 1、讲述法,通过详细整理过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性别与性别差异,恋爱、婚姻、家庭、性道德等相关知识。2、课件展示,通过精美的图片课件,给同学们较为直观的知识感触。3、讨论法,让学生去思考大学生爱情应该接受怎样的道德约束。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两性与性别角色

第二节 恋爱与恋爱道德

第三节 婚姻与婚姻道德

第四节 家庭与家庭道德

第五节 性与性道德

第十五章 公共管理伦理 建议学时:3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公共管理的理论资源,政府行为与政府诚信,权力滥用与权力腐败的道德制约,行政人格的培养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分析:公共管理的理论资源,政府行为与政府诚信,权力滥用与权力腐败的道德制约,行政人格的培养等 2.难点分析:权力滥用与权力腐败的道德制约

[授 课 方 法] 1、讲述法,通过详细整理过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公共管理的理论资源,政府行为与政府诚信,权力滥用与权力腐败的道德制约,行政人格的培养等相关知识。2、课件展示,通过精美的图片课件,给同学们较为直观的知识感触。3、讨论法,让学生去思考如何用道德制约权力滥用与权力腐败。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政府权能的道德考量

一、政府权能遵从的道德原则

二、政府权能变化的道德应对

第二节 政府行为与政府诚信

一、政府行为中的诚信理念

二、政府诚信危机及其化解

第三节 行政执法的伦理维度

一、行政执法的道德缺失

二、行政执法目的与手段的正当性

三、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正当使用

第四节 权力滥用的道德制约

一、权力滥用的表现及其危害

二、权力滥用的制约模式

三、权力制约的伦理机制

第五节 行政人格及其塑造

一、行政人格的特点

二、行政人格的基本类型

撰稿人:代洪亮 审核人: 常桂祥

上一:【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政治制度》教学大纲


下一:国际政治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请点击课程名称获取 2014版)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版权所有: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

鲁ICP备05001960号 Copyright©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