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 学科平台
      • 研究基地
      • 学会研究会
      • 培训中心与基地
    • 校友工作
      • 校友风采
      • 校友活动
      • 七十周年校庆
    • 社会服务
      • 社会服务
    • 团学工作
      • 规章制度
      • 资助评优
      • 校园文化
      • 社会实践
      • 志愿服务
      • 就业创业
      • 学生组织
      • 宣传平台
      • 权益平台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辅修教育
    • 科学研究
      • 论文著作
      • 科研立项
      • 成果获奖
    • 师资力量
      • 社会学系
      •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
      • 行政管理系
      • 思想政治教育系
      • 国际政治系
      • 法学系
    • 党建工作
      • 组织建设
      • 支部生活
      • 党员风采
      • 学习园地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组织机构
      • 政法影音
    • beat365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辅修教育
当前位置: beat365 > 人才培养 > 正文

【劳动与社会保障】《生活中的社会学》教学大纲

来源:beat365 作者: 发布日期:2016-05-26 访问次数: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

《生活中的社会学》教学大纲

Sociology in Life

课程编号:9922301C 学分:2.0 课程类别:通识核心课

计划学时:30 其中讲课:30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全校各个文理专业

推荐教材:

李芹:《社会学概论》,山东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参考书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3.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主动、客观的评析自我与社会,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参与社会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作为一门通识核心课程,本课程的应用性价值突出,因此,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一方面使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广泛存在的社会学知识,另一方面,则是培养学生运用社会学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视角来综合、客观得分析社会现象,提高独立思考判断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课程的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主动参与课程讨论,并把这些要求均作为平时成绩的测量标准,考试主要通过期末试卷成绩和平时成绩来考核。

2.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3.要求学生在学习掌握社会学基本知识体系后能运用社会学的理论观点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来客观分析自我与社会。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学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掌握社会学的学科地位与学科特征,培养对社会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

[授 课 方 法]以电子课件为主,辅以少量板书的课堂讲授,同时利用一些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

[授 课 内 容]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二、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三、社会学的功能

四、社会学的历史与发展

第二章 文化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联系实际理解文化的含义与特性,掌握文化的分类、结构与功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化的分类;文化的结构;对文化堕距现象的理解

[授 课 方 法]以电子课件为主,辅以少量板书的课堂讲授,同时利用一些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

[授 课 内 容]

一、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二、文化的区分

三、文化的结构

四、文化的功能

第三章 人的社会化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的社会化的意义、类型,理解社会化的主体条件,关注个体社会化的成长。同时掌握社会化成长中不同影响因素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化的条件;社会化的过程;大众传媒对社会化的影响

[授 课 方 法]以电子课件为主,辅以少量板书的课堂讲授,同时利用一些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

[授 课 内 容]

一、社会化概述

二、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三、社会角色

第四章 社会群体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社会群体的类型、结构,理解转型期初级群体功能衰落的原因,掌握初级群体的特点和功能,掌握家庭的类型,并关注家庭问题及产生原因。

[教学重点与难点]初级群体的功能;家庭问题;转型期初级群体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授 课 方 法]以电子课件为主,辅以少量板书的课堂讲授,同时利用一些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

[授 课 内 容]

一、社会群体概述

二、初级社会群体

三、家庭

第五章 社会组织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讲授使学生认识社会组织在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基本类型和各类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关注社会组织的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组织的类型和问题;基金会的发展及问题

[授 课 方 法]以电子课件为主,辅以少量板书的课堂讲授,同时利用一些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

[授 课 内 容]

一、非营利组织的界定

二、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三、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现状和问题

第六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概念,掌握目前我国的流动和分层状况,客观分析社会流动的类型及原因。

[教学重点与难点]我国现阶段分层状况;社会流动的原因;我国现阶段分层状况

[授 课 方 法]以电子课件为主,辅以少量板书的课堂讲授,同时利用一些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

[授 课 内 容]

一、社会分层概述

二、我国的阶级阶层状况

三、社会流动

第七章 社会现代化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全面了解并掌握现代化发展的具体特征和主要内容,认识现代化是社会变迁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现代化的特征;全球化问题。

[授 课 方 法]以电子课件为主,辅以少量板书的课堂讲授,同时利用一些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

[授 课 内 容]

一、社会现代化

二、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

第七章 社会现代化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西方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原因和历史条件,掌握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具体特征,正确看待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问题的原因

[授 课 方 法]以电子课件为主,辅以少量板书的课堂讲授,同时利用一些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

[授 课 内 容]

三、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

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第八章 社会问题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社会问题,客观理解我国的贫困问题,并掌握贫困问题的社会学原因分析,关注贫困,帮助弱势群体。同时合理理解青少年犯罪问题,学会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与难点]贫困问题的原因;贫困问题的社会学解释

[授 课 方 法]以电子课件为主,辅以少量板书的课堂讲授,同时利用一些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

[授 课 内 容]

一、社会问题概述

二、贫困问题

三、青少年犯罪问题

第八章 社会问题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次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联系实际了解当今社会高等教育的现状及日益引起社会关注的环境问题。掌握社会问题产生的社会学原因,正确看待评析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危害

[授 课 方 法]以电子课件为主,辅以少量板书的课堂讲授,同时利用一些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

[授 课 内 容]

四、高等教育现状问题

五、环境问题

撰稿人:任晓敏 审核人:龚晓洁

上一:【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政治制度》教学大纲


下一:国际政治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请点击课程名称获取 2014版)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版权所有: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

鲁ICP备05001960号 Copyright©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