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 学科平台
      • 研究基地
      • 学会研究会
      • 培训中心与基地
    • 校友工作
      • 校友风采
      • 校友活动
      • 七十周年校庆
    • 社会服务
      • 社会服务
    • 团学工作
      • 规章制度
      • 资助评优
      • 校园文化
      • 社会实践
      • 志愿服务
      • 就业创业
      • 学生组织
      • 宣传平台
      • 权益平台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辅修教育
    • 科学研究
      • 论文著作
      • 科研立项
      • 成果获奖
    • 师资力量
      • 社会学系
      •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
      • 行政管理系
      • 思想政治教育系
      • 国际政治系
      • 法学系
    • 党建工作
      • 组织建设
      • 支部生活
      • 党员风采
      • 学习园地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组织机构
      • 政法影音
    • beat365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辅修教育
当前位置: beat365 > 人才培养 > 正文

【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教学大纲

来源:beat365 作者: 发布日期:2016-05-26 访问次数: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教学大纲

Social Welfare and Social Assistance

课程编码:23A07007 学分:3.0 课程类别:专业课

计划学时:48 其中讲课:48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

推荐教材:

陈良瑾:《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

参考书目:

1. 王卫平、郭强:《社会救助学》,群言出版社,2007年

2. 曹立前:《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

3. 钟仁耀:《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已学习过的社会保障概论和社会学等课程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与掌握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相关理论及其主要内容。因此,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一是了解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脉络,二是理解掌握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相关理论,三是熟悉中国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状况,四是能够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解读现实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的基本要求

1. 本课程的教学和学习需要社会保障概论、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支撑。

2. 本课程既是有关理论研究的较为成型与新颖的成果总结,又是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历史归纳与现实描述,因此,本课程的教学与学习应突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强调教学与学习内容的现实应用性。

3. 本课程在主要采用以信息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外,还应积极采用以直接经验为主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参观法、实习法等,以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与学习的效益。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发展 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明确中国现行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基本状况。要求总体了解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理解掌握中国古代社会救助实践的特点及主要内容,初步明确中国现行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基本体系框架。

[教学重点与难点]中国古代社会救助实践的特点及主要内容。

[授 课 方 法]讲授法。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西方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产生发展

一、济贫制度的产生

二、社会救助制度的确立

三、社会救助现代性及其发展

第二节 中国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的济贫思想与济贫实践

二、晚清、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

三、当代中国的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

第二章 社会救助的一般理论 建议学时:4-6

[教学目的与要求] 在对社会救助含义等基本知识复习了解的基础上,理解掌握与社会救助相关的几个理论。要求对社会救助的含义等复习理解并加深,对相关理论特别是资产理论理解把握。

[教学重点与难点]现代社会救助与传统社会救济的差异、功能与特征;资产理论。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指导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概述

一、社会救助的含义

二、传统社会救济与现代社会救助的差异

三、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的区别

四、社会救助体系

第二节 社会救助的功能、特征和类型

一、社会救助的功能

二、社会救助的基本特征

三、社会救助的类型

第三节 社会救助的有关理论

一、人权思想与社会救助

二、马尔萨斯的人口与贫困理论

三、最低生活保障理论

四、穷人与资产理论

第三章 社会福利的一般理论 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 在对社会福利的基础知识复习并进一步拓展的基础上,理解把握社会福利的一般理论及其流派。要求掌握社会福利的基础知识,理解把握社会福利的主要理论,了解社会福利有哪些理论流派。

[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福利的概念及分类;基本理论及流派。

[授 课 方 法]课堂教师讲授、学生讲授与指导自学相结合。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概述

一、社会福利的概念界定

二、社会福利与其他概念辨析

三、社会福利的分类

第二节 社会福利的理论基础

一、福利经济学的社会福利理论

二、社会学的社会福利理论

三、公民权利理论与福利国家

第三节 社会福利理论的主要流派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理论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理论

三、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理论

四、第三条道路的社会福利理论

第四章 贫困问题与社会发展 建议学时:6-8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贫困及致贫原因的学习,理解反贫困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要求熟悉贫困的含义及类型,掌握贫困原因的理论阐释,了解反贫困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应用,以及贫困与社会发展悖论的含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贫困原因的理论阐释;反贫困社会发展理论。

[授 课 方 法]讲授法。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贫困概述

一、贫困的含义

二、贫困的类型

第二节 贫困的致因

一、国外贫困原因的理论阐释

二、中国贫困原因的古代思想与现实理论

第三节 贫困问题与社会发展

一、对贫困影响的认识

二、反贫困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贫困地区反贫困战略

三、贫困与社会发展的悖论

第五章 中国的贫困救助制度 建议学时:6-8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我国现行贫困救助制度的主要内容。要求明确贫困救助的概念及原则,掌握城乡低保制度的主要内容,熟悉住房救助的主要内容,并对医疗救助等其他救助制度的内容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住房救助制度。

[授 课 方 法]讲授法,课堂讨论法。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框架及其建设推进

一、《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颁布及其对制度建设的推进

二、临时救助制度建立与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完善

第二节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一、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含义与低保对象的确定

二、低保工作的基本原则及低保审核审批程序的规范

三、低保工作管理机制的健全与完善

四、城乡低保制度的成效及问题

第三节 住房救助

一、住房救助的含义及住房救助的必要性

二、国外住房救助的一般做法

三、城镇住房政策的沿革

四、城镇住房保障的主要内容

五、公共租赁住房及其申请条件

第四节 医疗救助

一、医疗救助制度的含义及特点

二、医疗救助的对象及方式

三、医疗救助制度的完善与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开展

第六章 老年人福利 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老年人福利的含义与一般福利需求,理解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现有的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与情况,理解与老年相关的理论,掌握老年人福利的相关分析及政府、市场、家庭和社会在老年人福利中的作用,了解老年人福利的发展趋势及老龄化应对探索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老年人的福利需求;老年人福利的相关分析。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老年人福利与老年人长期照护模式

一、老年人福利概述

二、老年人长期照护模式

第二节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

一、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第三节 中国应对老龄化的制度建设及其实践

一、养老的两个基本判断及两种发展趋势

二、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法制建设

三、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与居家养老服务

四、老年福利的成就及问题

第七章 残疾人福利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概况、定位及其意义,理解残疾人事业的定位及其意义,掌握中国残疾人福利的基本内容,并对中国现行残疾人事业有大致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残疾人事业的定位;残疾人福利的主要内容。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概述

一、残疾人的定义及其群体定性

二、残疾人福利含义及相关理论

三、残疾人事业的定位、意义

第二节 中国的残疾人福利

一、残疾人福利保障体系的重塑

二、残疾人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

三、残疾人事业的成就与问题

四、残疾人事业的现状简介

第八章 妇女福利与儿童福利 建议学时:4-6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作为我国妇女和儿童这两大特殊群体的一般福利状况,理解妇女儿童领域存在的问题、实质及其主要表现;理解妇女儿童福利的含义,了解中国现行妇女儿童福利的主要内涵及其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妇女儿童问题的实质;妇女儿童福利的含义。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妇女福利

一、妇女问题与妇女福利的产生

二、妇女福利的含义及相关理论

三、中国妇女福利的基本情况

四、中国妇女福利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儿童福利

一、儿童问题与儿童福利的含义

二、中国的传统儿童福利

三、孤儿福利制度全面建立

四、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

撰稿人:崔恒展 审核人:朱丽敏

上一:【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政治制度》教学大纲


下一:国际政治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请点击课程名称获取 2014版)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版权所有: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

鲁ICP备05001960号 Copyright©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