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 学科平台
      • 研究基地
      • 学会研究会
      • 培训中心与基地
    • 校友工作
      • 校友风采
      • 校友活动
      • 七十周年校庆
    • 社会服务
      • 社会服务
    • 团学工作
      • 规章制度
      • 资助评优
      • 校园文化
      • 社会实践
      • 志愿服务
      • 就业创业
      • 学生组织
      • 宣传平台
      • 权益平台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辅修教育
    • 科学研究
      • 论文著作
      • 科研立项
      • 成果获奖
    • 师资力量
      • 社会学系
      •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
      • 行政管理系
      • 思想政治教育系
      • 国际政治系
      • 法学系
    • 党建工作
      • 组织建设
      • 支部生活
      • 党员风采
      • 学习园地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组织机构
      • 政法影音
    • beat365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辅修教育
当前位置: beat365 > 人才培养 > 正文

【国际政治】《国际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来源:beat365 作者: 发布日期:2016-05-26 访问次数: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

《国际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课程编码:23A05091 学分:3.0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计划学时:48 其中讲课:48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国际政治

推荐教材:

徐凡:《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14年

参考书目:

1.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

2.[美]皮尔逊,[美]巴亚斯里安:《国际政治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4. [美]弗里登,[美]莱克:《国际政治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5.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第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6.[英]苏珊·斯特兰奇:《国家与市场》(第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7.门洪华:《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目的有二:其一,拓宽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帮助其打造坚实、科学的专业知识架构。其二,培养和提高学生多层面、多视角认识和分析国际政治经济问题,进而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是:其一,知识传授和讲解。任课教师以讲述方式向学生介绍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视角、基本概念、分析工具与方法、发展演变和主要议题领域。同时,以具体历史问题和案例为分析对象介绍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其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配合。任课教师组织和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阅读、课堂讨论和作业论文与学期论文写作,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课程的基本要求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重要理论的基础上,能够系统地、较为全面地理解国际政治经济的互动进程,把握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以及国际投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课程要求学生要具备经济学视野和知识基础,需要阅读大量课外文献材料。

2.课程要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并运用所学知识,达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要求。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 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把握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含义与界定。

[教学重点与难点]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含义与界定;国际政治经济互动的形式与机制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国际政治经济学在西方的诞生

1.国际政治经济学诞生的时代背景

2. 国际政治经济学诞生的现实依据

3. 国际政治经济学诞生的学科基础

第二节国际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1.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出现

2.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第二章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范式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国际关系理论范式的划分;掌握三大理论范式的基本观点;分析霸权稳定论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霸权稳定论和自由制度主义的理论发展。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经济民族主义

1.经济民族主义的基本观点

2.经济民族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来源

3.经济民族主义的国家竞争策略

第二节 自由主义

1. 自由主义的基本观点

2. 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来源

3. 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演变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3.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

第三章 相互依存论和新自由主义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广义与狭义相互依存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代表人物;掌握国际制度理论以及相互

依存论的主要内涵;了解国际机制与博弈论、全球治理理论的关系;了解新自由主义的基本特征,新自由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的关系;理解对威尔逊理想主义的重新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 复合相互依存论的主要内容;国际机制的定义、三种形式和三个分析层次。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经济相互依存论

1. 相互依存论的兴起

2. 相互依存论的基本观点

3. 相互依存论的影响与挑战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理论

1. 国际机制理论

2. 一体化理论

3. 功能主义理论

第四章 霸权稳定论与新现实主义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霸权稳定论与国际公共产品理论的关系,掌握霸权稳定论与国际体系论的关系;

理解霸权稳定论与霸权周期说的关系;掌握霸权的战略目标、霸权的运行机制以及霸权的兴衰趋势;理解软权力论和相对权力论的主要内容;掌握吉尔平关于霸权衰落的对策,了解其他学者对霸权稳定论的批评;掌握后霸权主义的理论核心;理解吉尔平对传统现实主义的修正与继承。

[教学重点与难点] 国际公共产品理论;国际体系论;霸权周期说;软权力论和相对权力论的主要内容;霸权衰落的对策;后霸权主义的理论核心。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霸权稳定论概述

1. 霸权稳定论的兴起

2. 霸权稳定论的基本观点

3. 霸权稳定论的影响和局限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霸权理解

1. 马克思主义的霸权观

2. 葛兰西意识形态霸权

3. 沃勒斯坦的霸权周期

第三节 霸权衰落及其对策

1. 霸权周期论

2. 霸权衰落的条件

3. 后霸权主义

第五章 依附论与新马克思主义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依附论的主要流派的主要观点;掌握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涵。

[教学重点与难点] 依附论主要流派的主要观点。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作为第三种声音的依附论

1. 依附论的兴起背景

2. 依附论的基本观点

3. 依附论的影响

第二节 世界体系理论

1. 世界体系理论的兴起

2. 世界体系理论的基本观点

3. 世界体系理论的影响及争论

第六章 国际贸易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演变的轨迹;了解战后国际贸易组织的发展概

况;理解贸易摩擦政治化的内在机制;掌握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演变;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贸易摩擦政治化的内在机制;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涵与主要内容。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理论的演变

1. 国际贸易及其形成和发展

2. 国际贸易理论及其发展

第二节 国际贸易体制的改革

1. 国际贸易体制建立之前的贸易安排

2. 国际贸易体制的建立

3. 国际贸易体制的改革

第四节 国际贸易与国际政治

1.国际贸易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和作用

2.国际政治对国际贸易的作用

3.国际贸易组织的政治功能

第七章 国际金融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演变史;理解国际金融体系的功能;把握战后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美元霸权的主要表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 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与崩溃;战后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美元霸权地位。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

1. 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

2. 二战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

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与崩溃

1.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征

3.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4.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

1.牙买加体系的建立

2.牙买加体系的特征

第四节 国际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制度安排

2. 国际金融危机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

第八章 全球化时代的区域经济合作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的发展历程;掌握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欧洲一体化的成因;亚太经济合作的困境。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欧洲一体化

1. 欧洲一体化的出现

2. 欧盟的形成

第二节 北美自由贸易区

1.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出现背景

2.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内容安排

第三节 亚太经济合作

1.亚太经济合作的发展现状

2.亚太经合组织对区域贸易的推动

第九章 国际投资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国际投资的定义,把握跨国公司理论的主要内涵;分析跨国公司的政治功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 跨国公司的投资理论;跨国公司的政治功能。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国际投资及其特征

1. 国际投资的一般形态与特征

2. 国际投资的条件

3. 国际投资的类型

第二节 国际投资与国际政治

1. 国际投资的政治效应

2. 国际投资与国际政治发展

3. 国际政治变动对国际投资影响

第三节 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理论

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 核心竞争优势理论

3.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4. 战略性贸易理论

撰稿人:刘雨辰 审核人:李霞

上一:【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政治制度》教学大纲


下一:国际政治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请点击课程名称获取 2014版)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版权所有: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

鲁ICP备05001960号 Copyright©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