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 学科平台
      • 研究基地
      • 学会研究会
      • 培训中心与基地
    • 校友工作
      • 校友风采
      • 校友活动
      • 七十周年校庆
    • 社会服务
      • 社会服务
    • 团学工作
      • 规章制度
      • 资助评优
      • 校园文化
      • 社会实践
      • 志愿服务
      • 就业创业
      • 学生组织
      • 宣传平台
      • 权益平台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辅修教育
    • 科学研究
      • 论文著作
      • 科研立项
      • 成果获奖
    • 师资力量
      • 社会学系
      •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
      • 行政管理系
      • 思想政治教育系
      • 国际政治系
      • 法学系
    • 党建工作
      • 组织建设
      • 支部生活
      • 党员风采
      • 学习园地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组织机构
      • 政法影音
    • beat365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辅修教育
当前位置: beat365 > 人才培养 > 正文

【国际政治】《公民与社会》教学大纲

来源:beat365 作者: 发布日期:2016-05-26 访问次数: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

《公民与社会》教学大纲

Citizens and Society

课程编码: 23A06350 学分: 2 课程类别: 专业任选课

计划学时: 32 其中讲课: 32 实验或实践: 0 上机:0

适用专业:国际政治

推荐教材:

张金岭:《公民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参考书目:

1.程长志:《公民与社会》,巨流图书公司,2012年

2.王玉华:《公民与社会》,高立图书有限公司,2011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公民与社会》蕴含了现代公共管理和政府社会治理中的基本知识和逻辑,是管理学专业的一门理论性的、综合性的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公共责任感。任务是通过《公民与社会》的课程教学,使学生增进与民主社会的行动能力、培养多元的价值关怀与公民意识、充实公民与社会领域的相关理念和知识。

课程的基本要求

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如下:

1、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多思考,在课堂讨论中培养公民社会理念;

2、掌握公民与社会的基本理论,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进行分析案例;关注公民与社会领域的一些新思想和新观点的出现。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 心理、社会与文化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掌握个人、家庭、性别、文化、媒体、族群的知识,熟悉公民、社会的内涵、特性等内容;掌握公民社会领域的研究对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 文化多样性、性别等因素对公民身份构成的影响。

[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视频观看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从个人、家庭到亲密关系

一、自我认同与他人的界限

二、婚姻关系与维系

三、多样性的现代化家庭

四、亲密关系的转变

第二节 性别关系的现代生活样貌

一、性别的身体与角色

二、性别、空间与权力

三、性别平等

四、建立相互尊重的性别关系

第三节 多元文化与族群关系

一、文化多样性

二、族群认同与差异

三、宗教生活的实践

四、全球化与在地化

第四节 媒体素养与公民传播权利

一、媒体养成与言论自由

二、媒体识读

三、公民传播权利与责任

第二章 教育、道德与法律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教育、道德与法律的知识,理解伦理、道德、制度因素在维系“社会”场域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公共道德、职业生活和道德伦理的关系;社会规范对公民以及社会的塑造

[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视频观看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教育、伦理与道德

一、教育与公民素养、教育管道及终身学习

二、公德心与公共伦理

三、职业生活与工作伦理

第二节 基本法律制度认识

一、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

二、法律位阶和分类

第三节 宪法、行政法与生活

一、宪法的基本认识

二、宪法中人民的权利与义务

三、行政法的基本理念与作用

第四节 民法、刑法与生活

一、财产与交易安全的保障

二、婚姻与家庭制度的保障

三、劳工权利的保障

四、犯罪的成立要件、青少年犯罪的处理

第三章 政府与民主政治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国家、政府概念,理解民主的释义以及公民参与的内涵。

[教学重点与难点] 政府、民主与公民的关系

[授 课 方 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视频观看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国家的组成与目的

一、国家的条件与功能

二、国家统治的正当性

三、国家治理机制

第二节 政府组织、功能与权限

一、政府体制的类型

二、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互动

三、公私协力关系

四、利益团体与政党

第三节 国家运作的基本原则

一、宪政主义与权力分立

二、宪政主义与法治

三、政府的角色

四、效能政府与政府再造

第四节 民主制度与公民参与

一、“民主”的涵义

二、社区意识与公民参与

三、社会公益与志愿服务

四、公共政策论辩

五、民意与公共政策

六、国际政治与国际社会

第四章 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经济学领域的基本概念,通过政府对经济、市场的干预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要义所在。

[教学重点与难点] 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异同

[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视频观看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经济学基本概念

一、经济学的基本定义与课题

二、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三、均衡价格与数量

第二节 经济活动与市场型态

一、生产要素与经济发展

二、消费与储蓄活动

三、市场型态

第三节 经济指标与经济政策

一、基本经济指标

二、失业与物价问题

三、货币的意义与需求

四、政府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面相

二、阻碍可持续发展的归因

三、发展环保经济与生态旅游产业

第五章 治理理论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掌握治理的基本概念,通过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来掌握治理的内在逻辑和要义所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治理的内涵

[授 课 方 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视频观看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治理基本概念

一、治理的基本定义

二、治理的特征

第二节 治理的实践类型

一、全球治理

二、民族国家治理

三、社区治理

第三节 治理的目标

一、治理目标界定

二、公共产品的内涵

三、公共产品的分类

四、公共产品的供给

第四节 治理与政府职能转变

一、政府职能的内涵

二、治理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

三、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

第六章 非政府组织理论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掌握非政府组织的基本概念,通过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比较研究,来掌握非政府组织的内在逻辑和要义所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非政府组织的内涵

[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视频观看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非政府组织的基本概念

一、组织的基本定义

二、公共组织的基本概念

三、非政府组织的定义

四、非政府组织的特征

五、非政府组织的类型

第二节 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组织的关系

一、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组织的同质性

二、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组织的异质性

第三节 非政府组织建设路径

一、非政府组织的文化建设

二、非政府组织的财务制度建设

三、非政府组织的法制建设

第四节 非政府组织建设反思

一、非政府组织的自治性建设反思

二、非政府组织的文化建设反思

三、非政府组织的财务制度建设反思

四、非政府组织的法制建设反思

撰稿人: 吴限红 审核人: 高海虹

上一:【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政治制度》教学大纲


下一:国际政治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请点击课程名称获取 2014版)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版权所有: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

鲁ICP备05001960号 Copyright©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