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 学科平台
      • 研究基地
      • 学会研究会
      • 培训中心与基地
    • 校友工作
      • 校友风采
      • 校友活动
      • 七十周年校庆
    • 社会服务
      • 社会服务
    • 团学工作
      • 规章制度
      • 资助评优
      • 校园文化
      • 社会实践
      • 志愿服务
      • 就业创业
      • 学生组织
      • 宣传平台
      • 权益平台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辅修教育
    • 科学研究
      • 论文著作
      • 科研立项
      • 成果获奖
    • 师资力量
      • 社会学系
      •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
      • 行政管理系
      • 思想政治教育系
      • 国际政治系
      • 法学系
    • 党建工作
      • 组织建设
      • 支部生活
      • 党员风采
      • 学习园地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组织机构
      • 政法影音
    • beat365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管理文件
  • 培养方案
  • 通知公告
  • 授课计划
  • 课程表
  • 表格下载
当前位置: beat365 > 人才培养 > 辅修教育 > 正文

法学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4年版)

来源:beat365 作者:教学管理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6-05-27 访问次数: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法学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法律专门人才。学生在系统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文学+法学、理学+法学、工学+法学、史学+法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法学、外语+法学、医学+法学等跨学科培养,突出其复合型特色。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胜任立法、司法、执法、法律服务、民事调解与仲裁、法学教育与研究等相关工作。

二、培养规格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社会公平与正义感,具有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事业服务的思想观念;

2.掌握民事、刑事、行政、经济法律等部门法规定,并具有实际运用能力;

3.掌握法学的学习及研究方法,能够分析和解决法学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4.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较强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

5.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6.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

三、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3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四、毕业总学分及学时基本要求与分配

毕业总学分及学时基本要求与分配表

课程类别

课程属性

选课方式

学分数(个)

占总学分比例(%)

计划学时(个)

学科/专业课

学科/专业基础课

(必修)

除主干课程外,其他必修课程学院内跨大类互选

57

71.25

912

专业课(必修)

专业方向课(必修)

专业方向课(选修)

全校通选,如选择非本专业课程,取得的学分可替换专业选修课学分

10

12.5

160

专业任选课

(选修)

集中实践课

全校必修

13

16.25

208

毕业总学分(合计)

80

100

1280(+13周)

五、主干学科

法学。

六、主干课程

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民法学、刑法学、商法、经济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知识产权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七、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与要求

1.认知实习

第二学年秋季学期,为期1周。请公安、司法、法律服务部门专家介绍立法、司法、行政等部门的业务操作;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案件审理,系统了解案件准备、案件审理的过程和程序等工作。

2.社会司法调研

第三学年暑期学校,为期2周时间,学生到街道办事处,司法、法律服务部门调查研究,学生撰写调查报告。

3.毕业论文

第四学年春季学期,为期10周。根据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要求,拟定论文题目,进行文献检索,运用专业法律知识并结合毕业实习成果,撰写毕业论文,培养基本的专业科研能力和技能。

八.课程设置

结构如图一,具体课程及要求见表(一)、(二)、(三)、(四)

法学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4年版)

上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4年辅修第二专业招生通知


下一:行政管理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版权所有: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

鲁ICP备05001960号 Copyright©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