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 学科平台
      • 研究基地
      • 学会研究会
      • 培训中心与基地
    • 校友工作
      • 校友风采
      • 校友活动
      • 七十周年校庆
    • 社会服务
      • 社会服务
    • 团学工作
      • 规章制度
      • 资助评优
      • 校园文化
      • 社会实践
      • 志愿服务
      • 就业创业
      • 学生组织
      • 宣传平台
      • 权益平台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辅修教育
    • 科学研究
      • 论文著作
      • 科研立项
      • 成果获奖
    • 师资力量
      • 社会学系
      •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
      • 行政管理系
      • 思想政治教育系
      • 国际政治系
      • 法学系
    • 党建工作
      • 组织建设
      • 支部生活
      • 党员风采
      • 学习园地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组织机构
      • 政法影音
    • beat365
人才培养
  • 通知公告
  • 规章制度
  • 教学大纲
  • 培养方案
  • 课程建设
  • 授课计划
  • 实践教学
  • 表格下载
  • 师范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辅修教育
当前位置: beat365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授课计划 > 正文

杜以芬-家庭社会授课计划(新生研讨课)

来源:beat365 作者: 发布日期:2016-11-02 访问次数: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

授 课 计 划

2016 — 2017学年第一学期

学 院: beat365

课程名称: 家庭社会工作

课程编码:9923003Y

课程类别:新生研讨课

计划学时:24/24 (理论:18 实验:6 )

学 分:1.5

授课时间: 周二、周三9-11节(8-15)

授课地点:社工实验室

教 学 班:大一新生

授课教师: 杜以芬

填报日期: 2016年8月27日

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授课计划

一、课程内容简介与教学目的

(一)课程简介:家庭社会工作新生研讨课以大一新生为授课对象,通过感性的认识以及社会工作实验室的影片观摩、小组讨论、场景模拟、组员之间的互动设计等环节,建立初步的家庭社会工作视角下对个体问题的审视,对家庭社会工作的相关内容所遇到的困惑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为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及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借助影像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初步了解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及任务,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以及家庭社会工作运用的技巧与方法,初步形成家庭社会工作的思维视角,即对家庭某个成员问题的分析着眼于从家庭整体的角度去审视、分析和解决,认识到家庭与自身成长的关系。

二、课程要求及教学活动项目

(一)课程要求:

1、通过小组活动形成家庭社会工作视角下对个体问题的了解家庭社会工作的历史背景以及有关家庭社会工作服务的各种模式;

2、了解各种学派的家庭社会工作理论及其家庭治疗的技巧与方法;

3、形成运用家庭社会工作的思维视角,能从家庭整体的角度审视家庭对家庭成员的塑造作用,反思家庭与自身成长的关系;

4、提升自身遇到家庭问题的分析和处遇能力。

(二)教学活动项目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有计划学时24学时,理论教学18学时,主要采取讲授、案例分析、影像观摩等方式,实践学时为6学时,主要包括机构探访和社会调查等方式。

三、成绩考核

课程成绩采取考查方式,成绩由课堂参与、小组作业参与构成。

四、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材:朱东武、朱眉华,《家庭社会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11年12月版。

参考书:周月清, 《家庭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1年。

武志红:《为何家会伤人》,北京联合出版社,2014年。

(美)约翰•布雷箫:《家庭会伤人》,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

(美)马歇尔•卢森堡:《非暴力沟通》,华夏出版社,2009年。。

网站:

青翼网:http://www.sowosky.com/

社会工作网:http://sw.mca.gov.cn/

中国社工协会:http://sgxh.mca.gov.cn/index.shtml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http://www.cncasw.org/gxsghdkt/

五、教师联系方式及答疑要求

邮箱:64163286@qq.com

答疑地点:平时随堂答疑,课下邮件联系。

六、课程教学计划安排及策略

第8-9周

学时:6

授课内容:

第一单元 课程介绍:何谓家庭?何谓家庭社会工作

什么是家庭?什么是家庭社会工作?

目的要求:了解有关家庭社会工作的有关概念以及家庭社会工作的演变;家庭社会工作的含义和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案例寻访与分析、课堂讨论。

第10-11周

学时:6

授课内容:

第二单元 家庭问题探讨 (一)

婚姻问题 、家庭关系问题 、家庭暴力问题 、家庭教育问题 、特殊家庭的问题

目的要求:掌握家庭社会工作在婚姻、家庭关系处理、家庭教育以及特殊家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运用适当方法解决家庭问题的能力。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影片观摩、机构探访、分组讨论。

第12-13周

学时:6

授课内容:

第三单元 家庭问题探讨 (二)

职务中心对家庭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目的要求:分析探讨职务中心对家庭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影片观摩、机构探访、分组讨论。

第14周

学时:3

授课内容:

第四单元 家庭治疗历史与基本理论介绍

了解家庭治疗历史,并对当前主要的家庭治疗的基本模式进行介绍。

[教学重点与难点] 家庭治疗理论与流派区别及其应用。

[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影片观摩、课堂讨论。

[授 课 内 容]

目的要求:了解家庭治疗发展的历史与沿革;基本了解家庭治疗基本理论流派与模式。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影片观摩、课堂讨论。

第15周

学时:3

授课内容:

第五单元 反思与分享:我的家庭与我的成长

分享个人的成长经历,正确理解,学会表达爱。

目的要求:了解家庭对自身成长的影响,学会正确理解爱、学会正确表达爱。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影片观摩、课堂讨论。

上一:许淑华-农村社会工作授课计划


下一:龚晓洁-生活中的社会学(通选课)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版权所有: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

鲁ICP备05001960号 Copyright©2016